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这样一群孩子,他们如同天上的星星,独自闪烁在自己的世界里,不与外界交流,他们被人们亲切又略带无奈地称为 “星星的孩子”,医学上,他们所患的疾病被称为自闭症,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简称 ASD)。这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,其影响深远且复杂,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。
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主要体现在社交障碍、语言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三个方面。在社交互动上,自闭症儿童往往对他人的存在缺乏关注,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,不主动参与群体活动,面对他人的呼唤也常常没有回应。比如在幼儿园里,其他孩子会围在一起玩耍、分享玩具,而自闭症孩子却可能独自躲在角落,对周围热闹的场景无动于衷。在语言沟通方面,许多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,有的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,有的即便会说话,也常常重复他人话语,或是答非所问,难以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。重复刻板行为也是自闭症的典型特征,他们可能会反复拍手、摇晃身体、旋转物品,长时间专注于某一特定动作或事物,且很难被打断或转移注意力。
自闭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,普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研究表明,遗传因素在自闭症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,约 70% - 90% 的自闭症存在遗传基础。而环境因素包括孕期感染、接触有害物质、早产、低体重出生等,都可能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。例如,孕妇在孕期感染风疹病毒、巨细胞病毒,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,从而提高自闭症的发病几率 。
面对自闭症,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目前,自闭症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,包括行为疗法、语言治疗、 Occupational Therapy(作业治疗)等。行为疗法通过正向强化、塑造等方法,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,改善不良行为;语言治疗师则会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,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,提升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;作业治疗旨在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。此外,药物治疗可辅助缓解自闭症患者伴随的一些症状,如情绪不稳定、多动等,但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。
除了专业的治疗,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同样不可或缺。对于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来说,外界异样的眼光和不理解往往比疾病本身更令人痛苦。学校和社区应营造包容的环境,接纳自闭症儿童,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和生活机会;公众也需要学习自闭症相关知识,摒弃误解和偏见,用包容和耐心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。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潜力,有的在绘画、音乐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才能,社会应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,帮助他们融入社会。
自闭症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攻克的难题。了解自闭症,走近 “星星的孩子”,给予他们尊重、关爱与支持,或许有一天,我们能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,拥抱更加广阔的天地,让每一颗 “星星” 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闪耀光芒。